楚国风云 第两百零三章、气昏了?-《永恒圣君》
第(1/3)页
讲经院,儒学堂。
儒学堂长老朱熙正伏于案上,对着手中的卷宗做着朱批,时而欣喜,时而皱眉。
只见这朱熙长老,须鬓皆白,方巾阔服,虽已年过古稀,却精神矍铄,身形板正,半点不见疲老之态。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出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不过朱熙却是如同恍然未闻,而门外的尹陆离看着眼前这位治学认真的朱学究,也是没有此言继续提醒。
在书院待了这么久,他自然也是对书院的事情知之甚多,年长的学长也是给他们说过。
书院有三怪,其中一怪,就是尹陆离眼前的这位怪人,朱熙,据说就是这位先生,虽然只是长老,不过,在书院的地位比三位院长还高,听说他好像是上一任院长,当代衍圣公的师弟,山长赵知行的师叔!
当然,这位朱熙地位如此之高,自然不是因为他辈分大,他在儒学的地位之高,造诣之深,偌大个书院怕都是无人能及,他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更是开创了一个流派,他也是被儒士尊称为“朱子”,而他也是自己学说的坚决拥护者,投身学问,至今未娶。
不过,前面只是说这位先生地位高,学问深,怪,可不是怪在这,怪在做学问上。
据说,有一次,这位先生因为看书看得入迷,整整三天,水米不进,夙兴夜寐,朱批都是做了数个卷宗,当时的衍生公还没有出去卸任云游,看见自家师弟如此认真,心中实在不忍。
于是,这位衍圣公就想了一个馊主意,进了房间,夺门而入抢了朱熙的书就跑了。
而朱熙就在后面追,足足追了二十多条街道,走了大半个江陵郡城,那朱子愣是把书抢来回来,当时不少好事者出来看热闹,书院的两位大能当街泼皮耍赖,可是百年难得一见。
传闻,衍圣公都是被朱子打的鼻青脸肿,那可是书院的真正掌舵人,那位写下《论语》的圣公后人,这位朱子倒好,说打就打了。
至于这个消息是否属实,已经不可考了,不过,衍圣公确实有半月有余没有出门,是不是没脸见人就不知道了。
半个时辰后。
尹陆离已经在门口站的手脚发麻,看着这位朱学究伏案疾书,尹陆离也是非常好奇,就蹑手蹑脚的悄悄走了进来。
那朱熙似乎是看的太过入迷,身后有人走进来都没有发现,尹陆离也是站在朱熙的身后,看着他手中的卷宗,上面写着:
“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物格。”
朱熙也是开口说道,“格物致知,前人说先知晓善恶,然后善事恶事根据个人喜好和取舍而来到,不过,既然如此,那知致而后物格又该如何解释呢?”
听到这,尹陆离突然想起来,爷爷曾经和这个说过这个问题,而后控制不住了开口。
“前人的观点,自然是错误的,可以说是十分荒谬的,文中其实说的非常清楚了,格物而后知致,自然是在事物的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知致而后物格,就是通过获得的知识去思考事物的本质。”
听到这话,朱子并没有惊讶为何会有人在儒学堂说话,反而是眼神渐渐清朗,确实,自己思考了这么多,反而是陷入了死胡同里面。
不过,才一会,朱子又是陷入了疑惑。
“那又该如何格物呢?格物说来简单,又该如何去具体实施呢?”
不过,还不待尹陆离回答,朱熙突然抬头,看着眼前这个小子,手中的卷宗都是吓掉了。
“哪里来的小子?好端端的,怎的进入了我儒学堂!”
望着眼前这个一惊一乍的怪老头,尹陆离也是一阵无语,心想,我话都和你说了半天了,你说我什么时候来的?
不过,腹诽归腹诽,尹陆离还是拱了拱手,恭敬的说道。
“师叔祖,弟子是赵知行的徒弟,两位院长有急事请前辈前往。”
听到这,朱熙也是一愣,赵知行的弟子,他出言感叹道,“没想到赵知行那小子做学问不怎么行,收了个徒弟倒好不错”
听到这番溢美之词,尹陆离也是喜形于色,作为先生的得意门生,做这种长脸的事情,自己自然也是在行的。
也就是这儒家大能,至圣先师了,要是别人敢这么出言贬低自己的师父,尹陆离非得用夏禹剑捅他一百零八个窟窿。
说罢,那朱熙也是起身,怕了拍屁股,就朝着门外走去,临了,还不忘回头对尹陆离催促上一句。
“小子,别愣着了,走吧!”
……
在尹陆离一路小跑的带领之下,朱熙很快就是来到了章京阁前。
看着自己的师叔前来,赵知行和楚禹希连忙也是起身前来迎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