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书院里,人来人往的,或扛着大包大包的铺盖,或抱着食盒。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笑意,都是对孩子们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书院里共有两处书舍,南院和北院间隔了一条长长的走廊。 南面的书舍都已经住满了,只有北院这边,有一小部分屋子是空着的。 这些是给刚入学的新弟子准备的。 里面三三两两的,都已经有新弟子住进了。 还有几间被竹林隔着的屋子是空着的。 带着他们的夫子,很耐心的同他们讲解着: “外面这一十八间书舍,都是六人一间的。每一年要交付二两银子,作为管理费用,每天都有夫子过来查寝,确保弟子们的安全。 那边那几间屋子,是两个人一间的,一年需要十两银子,书院会提供一套书案。 被褥,书籍及其他一应生活用品,由弟子自行解决。 书院届时会给弟子再发一套衣衫,书院内要求所有的弟子,统一着装。 除贴身衣物外,其余得不需要多备。” “多谢夫子解惑!”月惊华笑着道了声谢。 也理解夫子这话的含义,统一着装可以让书院的面貌,更整洁。 亦能减少同窗间歧视等现象。 在书舍里转了一圈,月惊华径直走向那三间被竹林隔开的屋子。 穿过竹林里的角门,里面一共只有三间屋子。无论是采光,还是环境都是极好的。 与外面的吵闹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屋子比外面的书舍大了许多,有两张床,中间用书架隔开。 备有两套案几,都放在靠窗户的一面,也没有任何拥挤的感觉。 光线很足,一点儿都不担心会因为竹林的遮挡,影响到弟子们学习。 月惊华注意到这几间书舍,有单独出去的路,去课堂,还是饭堂都很方便,不用和大家伙挤来挤去的。 同夫子确定,竹林里面那道角门。平日里会上锁后,便看向沈瑾安低声问: “就这间吧,瑾安你觉得可行?” “这间?” 沈瑾安怔了一下,随即赶忙摆了摆手: “这间太贵了,我和大家伙儿一起住便好了,大嫂您不用这般麻烦的。” “既然来了,便要安心读书,住哪里都一样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