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大顺军入城-《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2/3)页
    王之心大步跑来,惊慌道:“皇爷,快走,贼兵已经杀入皇城了!”
    “皇爷,快走吧!”众人连忙苦口相劝。
    王德化道:“皇爷,您快从玄武门先行撤离,老奴带人前往午门挡住流贼为您殿后!”
    他跑到殿外对周围的太监们道:“他奶奶的,是爷们的,就跟着咱家上!”
    崇祯在王承恩和王之心的簇拥下,往紫禁城北门的玄武门而去,一路到达了万岁山。
    没有了御辇和仪驾,崇祯第一次脚踏实地的检阅着即将不属于他的大地,从紫禁城的后宫再到万岁山,不过几百米的距离,却是他这一生中所走过的最艰难最漫长的路途。
    万岁山上,他瞭望俯视着整座紫禁城,见城中烽火烛天,思绪万千。
    路过寿皇亭,崇祯伫立不前,想起了八年前,太子朱慈烺让自己来此检阅东宫卫队时的场景。
    那时,太子信誓旦旦的说要替自己这位皇帝分忧,有朝一日上阵杀敌,荡平天宇。
    崇祯仿佛还听到五百名东宫卫队在寿皇亭校场上大声呼喊着大明万胜……
    崇祯双眼迷离,喃喃道:“你比朕强……”
    此时他的心中没有怨恨,事实证明,很多事情都是自己的问题,可惜再无机会父子相坐而谈,说说心里话了。
    崇祯在万岁山上信步而走,心情轻松了很多,他没有想要逃跑的想法,任凭王承恩几个太监苦口相劝,也无动于衷。
    行至百步,忽然,他抬头看见一颗粗壮的老槐树,此树长的颇为奇特,树干弯曲的罕见。
    崇祯自嘲一笑,自语道:“这就是太子所说的歪脖树吧,真是天意……”
    徘徊良久,他最终走了过去,解下身上袍带,又扯下衣襟,并咬破手指在上面写下遗诏:
    “朕在位十有六年,(历史上十七年,本书提前半年)薄德匪躬,上邀天罪,致虏陷内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诸臣误朕也,朕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以发覆面而死,任贼分裂朕尸,勿伤我百姓一人”。
    王承恩连忙劝阻道:“皇爷,您这是要什么?”
    王之心和韩三也是面带凄凉,含着泪哭着劝阻。
    崇祯看向渐渐幽暗的天空,叹道:“夫国君死社稷,乃古今之正,朕志已定,尔等毋复多言。”
    这时,有一队约十人的队伍匆匆飞奔于万岁山上,往老槐树这边急急赶来,内中之人皆身穿玄色劲装,皮肤古铜色,面露冷光。
    忽然见几个陌生人直冲而来,崇祯与王承恩等人都是一惊,王之心喝道:“尔等是何人?是否是流贼!”
    为首的年轻人扫了他们四人一眼,最后将目光锁定了披头散发的崇祯,他面无表情,冷然回道:“不是。”
    对方不是流贼?王之心等人松了一口气,有些迟疑道:“那你们是谁?”
    十名年轻人全都面无表情,不悲不喜,闭口不言。
    为首之人淡淡的看了他一眼,然后缓缓踱步过来,对崇祯说道:“陛下,请跟我们去南京!”
    众人心头雪亮,这是太子的人!
    崇祯心中放下心来,还是问了一遍:“是太子让你们来救朕的?”
    “正是!”
    王承恩道:“太子的锦衣卫?”
    那人摇了摇头。
    “龙骧夜不收?”
    王承恩掌管东厂,私下也掌握一些情报,知道太子的两大情报系统。
    那人依旧摇了摇头,像是懒得搭理王承恩,依旧看着崇祯,再次道:“请陛下随我去南京!”
    对方身上杀气很足,个个跟个冰棍一样,且说话简短,王承恩一看他们就不是什么善茬,当下也不敢追问。
    崇祯直言道:“那你们究竟是何人?说清楚我便随你们走!”
    那人沉默了数秒,最终一字一顿,铿锵有力地说道:“皇太子殿下的影子,潜龙卫!”
    虽然不知道这潜龙卫是太子什么时候捣鼓出来的,但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崇祯点点头哦了一声。
    眼瞅着山下的闯军越来越多,崇祯便道:“你们回去吧,朕是不会走的。”
    说完,他继续捣鼓着歪脖树,准备自挂东南枝。
    开玩笑,去南京作甚!遭受嘲笑,混吃等死吗!我朱由检不要面子?
    为首的潜龙卫眉头微皱,一挥手,道:“全部打包带走!”
    “哎!你们干什么?”
    “大胆!”
    “放肆!”
    “你们好胆,朕乃……”
    一名潜龙卫队队员上前抱拳道:“陛下,得罪了”
    说完,他在崇祯的脖颈上一拍,崇祯立时眼前一黑,不省人事。
    韩三、王之心、王承恩三个太监还在那吵吵嚷嚷的,结果都被装进了麻袋扛走了。
    ……
    北京城正阳门,一片脚步轰响,旌旗之下,大顺军迈着整齐的步伐肃列而来,簇拥着大顺永昌皇帝李自成进入北京城。
    几道临时扯来的黄罗伞下,李自成毡笠缥衣,乘乌驳马,拥精骑数百,俯视着街巷两旁举香伏迎的京师百姓。
    “大顺皇帝万岁!”
    “万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