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见苏希快要走进来,他连忙起身,从客厅走了到前厅。 虽然没有到门口去接。 但就这几步路,也是西康省唯一的待遇,哪怕是王清华过来,郑民生也顶多起身,等待他过来握手,然后请他坐下。 “郑伯伯,李阿姨,这是我们清河的土特产。尤其是这个清河咖啡,是我们区政府联合云溪公司搞出来的新产品,还没上市。但是,得到了业内的一致好评。请您品鉴,多给我们提提意见。” 苏希送礼就送礼,还打上了广告。 言辞之间特别亲切,完全没有将自己当外人。 郑民生很喜欢苏希这个姿态,而且苏希这个礼送到了他心里。到了他这个级别,什么样的珍贵礼品都难以让他心动。但是,苏希送的是礼物啊,是政绩。 清河咖啡的项目,苏希和他简单的汇报过。 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而且给老百姓带去直接利益,最重要的是,还形成了品牌化。 清河咖啡未来很有可能成为西康省的一个重要名片。 并且,为西康省打造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你们这个清河咖啡项目搞得很好,因地制宜,发挥出我们的土地优势,实实在在的帮助广大农民脱贫。在我看来,这个就叫做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叫做科技兴国,一条腿叫做人文关怀。” 郑民生称赞道。 一旁的李素珍听后,连忙说道:“这么高的评价,我可要好好品尝一下。弯弯,快下来,你这位留过洋的咖啡专家来尝尝我们清河本地产的咖啡豆!” 李素珍将郑弯弯喊了下来。 郑弯弯见到苏希,也是很亲切,她还不忘开苏希玩笑:“小苏书记,您这是半导体和咖啡两手都要抓啊。” 苏希笑道:“弯弯小姐,我们搞科技的人夜以继日,很辛苦的。需要来点咖啡,提提神,缓解神经压力。” “嘿,爸。你瞧这小苏书记,讲官话的水平还得多加练习啊。” 这话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郑民生伸出手去,拍拍苏希的肩膀:“小苏,你可别听她的。她这是在讽刺我们体制内的人讲话古板僵化呢。” 苏希说:“弯弯在国外念书,见过许多演讲型的政客,他们比较善于沟通。但我们这边都是要干实事,要实打实的改变人民生活。不能乱讲话,一个字都不能产生误解误读,必须严谨。就显得刻板僵化了。” “没错!”郑民生很喜欢苏希这句话。 他甚至还对着女儿扬了扬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