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第三,他有個不是胞弟、胜似胞弟的族弟—— 郭嘉郭奉孝! 两人自幼一起长大,关系比亲兄弟还亲。 说起来郭书任亭长,也是郭嘉的建议。 郭书比郭嘉大一岁,成年后总要找个工作,胞兄郭图便帮他谋了个县吏的职位。 郭书征求刚满二十岁的郭嘉的意见,郭嘉认为天下将乱,担任县吏案牍劳形,受人指使,终日奔忙,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担任一个亭长,相对独立,也能交接豪杰,培植势力。 郭书遂拒绝县吏职位,要求郭图帮他谋个亭长。 郭图大怒,将郭书臭骂一顿,不肯帮忙,让他仍去做县吏。 郭书对郭图不太认可,对郭嘉则是言听计从,坚持要去做亭长。 郭图将他赶出家门。 最终郭书在郭嘉的谋划下找到门路,谋到亭长职位。 干了半年多亭长,本职工作完成得马马虎虎,使了钱帛,才保住了职位。 收获自然是有的,确实与郭嘉一起结交了不少豪杰。 郭书有郭嘉相助,未来一片光明,但就因为擒拿盗贼受了点小伤,结果伤口感染,高烧不退,没几天就挂了,便宜了穿越而来的郭书。 郭书基本搞清楚所处环境后,意气风发:以我对历史大势的了解,加上奉孝的智慧,这天下必须有我一席之地! 抬头看天,低头看路。 先研究怎么获得第一桶金。 讨董是必须要参加的,不对,讨董前能不能从何进那里捞点什么好处? 何进应该很快就会召四方豪杰入京,该怎么参与进去呢? 得有人举荐,不然何进不可能搭理郭书这个小小的亭长。 要去求兄长郭图吗? 郭书举棋不定。 郭书跟郭图关系不太好。 郭图明法律,通经书,文质彬彬,儒雅知礼,是个典型的士人。 而郭书则性情粗疏,不喜读书,反而喜欢舞刀弄棒,结交轻侠,勾连亡命,完全是个武夫。 郭图比郭书大了十来岁,长兄如父,在郭书小时候没少教训他,但随着郭书长大,武力爆棚,郭图就拿郭书无可奈何了。骂,置若罔闻。打,宛如挠痒。 郭图几次打上郭嘉家去,向郭父控诉弟弟郭图被郭嘉带坏。郭父对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儿子本就不满,趁机一顿教训。 郭嘉与郭图自然两看生厌。 有了亭长事件后,两人更是势同水火。郭图有跟郭书断绝兄弟关系的意思。 郭书正在发呆,一人推门直入,叫道:“阿纬!你怎么了?” 郭书抬头看去,只见那人身材瘦削,眉清目秀,虽然穿着朴素,一身布衣,但丰神如玉,俨然翩翩佳公子。 正是郭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