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书山再启程-《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3/3)页
    于是就趁着这几天时间,帮他梳理学术框架,教授八股制艺要点,策论根基之法。
    又将自己平时写的各种心得要理整理出来,让他带去金陵研读。
    如此,贾琮在柳家一待就是三天,直到贾府来人报信,说礼部传信,让他下午至礼部祠祭司公干,他才匆匆返回东城。
    ……
    贾琮回到贾府稍作整理,便去了礼部南院。
    接见他的竟是礼部祠祭司郎中刘继祖。
    自从礼部大宗伯李继宗闭门养病,礼部的二号人物左侍郎郭佑昌,就建造大慈寺一事与嘉昭帝达成一致。
    于是大慈恩寺的奉养礼矩之事,就成了礼部眼前最重要的公务。
    而贾琮这位皇帝敕封奉议郎,所行抄经祈福之事,又是相关礼矩中重要一环。
    所以礼部才会派一个正五品司官,亲自和他对洽相关事宜,不可谓不郑重其事了。
    因学子举告之事,贾琮和礼部也算是同舟共济,他又是礼部左侍郎亲点案首,和礼部自然多了些香火之情。
    这位祠祭司郎中,对贾琮这位年轻得过份的案首奉议郎,颇有亲近好感,双方交流也很顺畅愉快。
    这次贾琮需至金陵抄写的佛经共十二部,都是从《大正藏》中精选出来祈福经卷。
    其中最主要的如《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四卷、《地藏菩萨本愿经》二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卷等。
    必须在大慈恩寺动土奠基时开始抄写,至寺庙主殿开光落成结束,历时四个多月,抄经的时间倒是十分宽裕。
    最后又确定十日后启程去金陵,因工部营缮郎秦邦业,要至金陵负责督造大慈恩寺,贾琮可与之同行,坐官船沿江南下。
    贾琮心中一动,这个工部营缮郎秦邦业,不就是秦可卿的父亲。
    本书为历史架空小说。让各类百度考据专家失去施展才华的机会,深表歉意。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