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吃饭的碗,喝茶的盏-《收藏纪元》
            
            
            
                
    第(1/3)页
    看了看屋里,给李东飞搬了条板凳坐下。
    虽然老太太年龄已经很大了,但是把家里打理得非常整洁,干净明亮。
    看得出来,她是一个很有修养、也很有文化的老太太。
    窗边的台几上铺着一层镂空的白纱,纱上放着一个梅瓶,里面插着一枝堆纱的杜鹃花。
    虽然是假花,工艺却非常精湛。
    娇艳的鲜花映着后面窗户上的剪纸,别有一番情趣。
    让人感觉不是到了荒僻的农村,而是到了旧社会的书香门第大户人家。
    难怪建华哥他们不愿意来,到了这里完全格格不入,倒不见得是十二奶奶嫌弃,是自己都会嫌弃自己。
    不多时,十二奶奶已经用过饭,收拾碗筷。
    动作不疾不徐,优雅从容。
    常闲跟在后面欣赏着这一幕,突然眼睛一缩,轻“咦”了一声。
    十二奶奶问道:“怎么?”
    口里问话,手里将饭碗洗净,倒扣在碗柜里。
    常闲拿起一个,扬声问道:“十二奶奶,这个是……”
    老太太看了一眼,微笑道:“这个啊,是这是我当家的留下的饭碗,怎么,看着还不错吧?”
    何止不错?
    这碗直口平切,内里白色,外壁四周画着粉彩的折枝石榴、桃、荔枝三种水果。
    白釉青白光润,彩绘釉彩鲜丽。
    碗底上写着“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体,六字三行。
    常闲的手指在碗面上轻轻抚过,玉脂一样细腻的感觉透进皮肤。
    正经八百的乾隆官窑!
    另一个碗明显是同套的,形状大小、烧制方法都是一样的,只有碗壁上的水果换成了佛手、柿子、寿桃。
    这碗叫清乾隆粉彩三果纹墩式碗,工匠在上完白釉之后,先剔出三种果实的轮廓,再在轮廓里填充高温铜红釉。
    烧成之后,红宝石一样的三果纹在白釉的衬托下鲜艳醒目,称为“宝烧”。
    这一对碗薄得像纸一样,在日光的照耀下如玉生辉,美得惊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