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花开半妍,酒醉半酣-《收藏纪元》
            
            
            
                
    第(3/3)页
    不出意料,对面的物件果然都有灵觉感应,但出乎意料的是,就在这荒园之中,有几处密集的感应处,星星点点的,总数恐怕以千百数计。
    常闲心思一敛,面前这些琳琅满目的古玩,在他眼中和那些石碑合二为一,他左持排笔,右执墨扑,就像是在丘下碑林一样,只需稍加敛神,就排除掉了一切杂念,把全部精神都投注在那些密密麻麻的细节里。
    无论是小满慵懒的晒太阳,还是老人似有似无的笑意,他都看不到了,外界的一切联系,已被他斩断,这个世界里,只有他自己和这个博古架上的古玩。
    当常闲完全静下心来扫视这些古玩,他突然对老人所说的“每临大事有静气”多了一丝明悟。
    和从前相比,这些古物在他眼中变得更加清晰,不是视觉上的清晰,而是感觉上的清晰。
    瓷碗上的一丝缝隙、烟盒上的一段小螺纹、鼻烟壶上的几点污渍、金蟾背脊上的半枚玉钱,这些从前他根本不会注意到的细节,如今都变得鲜明起来,无需他刻意留神,它们就自动跃入眼中。
    这是观察力上的进步,也是心境的提高。
    常闲微笑着扫视着木架上的物件,一柱香很快就过去了。
    老人慢悠悠地把香根扫掉,常闲缓缓抬起手指,没有半分犹豫,指着博古架道:“我选这个。”
    老人见他的指头虚晃,笑着追问道:“你到底是选哪一格?”
    常闲笑道:“就是这个啊。”
    他的指头在半空划了一圈:“我看了一圈,师父您这房间里最值钱的东西,莫过于这张博古架了。”
    老人寿眉一立,欣然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句话出自《大学》,上次射覆之后老人说过,今天再说一遍,意思完全不同,还多了“定”和“止”。
    常闲走到博古架前,用手拍了拍木框,啧啧赞叹道:“用整根的金丝楠木打造这么大一面博古架,当真是大手笔啊。”
    这个博古架的木框没有刷漆,原木原色,木质呈现淡黄,黄中还带着一点浅绿。
    它的纹路很清晰,线条曲线优美,而且间隔均匀,似是峰峦叠嶂,如同一幅浑然天成的山水国画。
    最神奇的是纹路间隐有金丝浮现,在光线相对昏暗的展厅里,这个特征显得格外突出。
    这是典型的金丝楠木特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