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工业之血-《理想年代》
第(2/3)页
李四光眼前一亮,说道:“我在日本七年学的是造船,但是我对地质学非常感兴趣,特别感兴趣的就是刚刚兴起的石油地质学。”
李想大感意外,便停住脚步问道:“你在日本学的是造船?”
“是啊?!”李四光奇怪的搔搔后脑勺。“您不知道?”
“刚刚知道。”李想自知失态,干笑道:“你对地质学非常感兴趣?”
“是的。”李四光点点头。“我对新兴的石油地质学最感兴趣。”
“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中国北宋编著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在所著《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现代石油历史始于西元一八四六年,当时生活在加拿大大西洋省区的亚布拉罕・季斯纳发明了从煤中提取煤油的方法。波兰人依格纳茨・卢卡西维茨发明了使用更易获得的石油提取煤油的方法。次年波兰南部克洛斯诺附近开辟了第一座现代的油矿。这些发明很快就在全世界普及开来了。西元一八六一年在巴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炼油厂当时巴库出产世界上90%的石油。巴库开始工业性采油之后,成为外高加索工业中心和举世闻名的石油基地,拥有二十二大炼油基地,石油工业非常发达。”丁文江微笑道。
“上世纪石油工业的发展非常缓慢,提炼的石油主要是用来作为油灯的燃料,但是随着近年来随着内燃机的发明情况骤变。”李四光谈起石油,立刻两眼神采飞扬。“早在十九世纪中期,欧美的科学家便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机械动力的理论。这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活塞式内燃机热效率高、功率和转速范围宽、配套方便、机动性好,所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海上商船、内河船舶和常规舰艇,以及某些小型飞机也都可以由内燃机来推进。”
活塞式内燃机起源于用火药爆炸获取动力,但因火药燃烧难以控制而未获成功。一七九四年,英国人斯特里特提出从燃料的燃烧中获取动力,并且第一次提出了燃料与空气混合的概念。
一八三三年,英国人赖特提出了直接利用燃烧压力推动活塞作功的设计。之后人们又提出过各种各样的内燃机方案,但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均未付诸实用。直到一八六零年,法国的勒努瓦模仿蒸汽机的结构,设计制造出第一台实用的煤气机。这是一种无压缩、电点火、使用照明煤气的内燃机。勒努瓦首先在内燃机中采用了弹力活塞环。这台煤气机的热效率为4%左右。
英国的巴尼特曾提倡将可燃混合气在点火之前进行压缩,随后又有人著文论述对可燃混合气进行压缩的重要作用,并且指出压缩可以大大提高勒努瓦内燃机的效率。
一八六二年,法国科学家罗沙对内燃机热力过程进行理论分析之后,提出提高内燃机效率的要求,这就是的四冲程工作循环。
一八七六年,德国发明家奥托运用罗沙的原理,创制成功第一台往复活塞式、单缸、卧式瓦的四冲程内燃机,仍以煤气为燃料,采用火焰点火,转速为分,压缩比为2.66,热效率达到14%,运转平稳。在当时,无论是功率还是热效率,它都是最高的。
奥托内燃机获得推广,性能也在提高。一八八零年单机功率达到11~15千瓦,到一八八三年又提高到150千瓦。由于压缩比的提高,热效率也随之增高,一八八六年热效率为15.5%,一**七年已高达20~26%。一八八一年,英国工程师克拉克研制成功第一台二冲程的煤气机,并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