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元素操控课(下)-《勿忘昔日共祸福》


    第(2/3)页

    “人各有异,不是所有魔法师如我们所说的那样,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余晶晶对我说,“你的第三个问题是什么?”

    “哎?哦。”我竭力回想终于记起,“假如失忆的我能够使用元素魔法,我怎样才能更快地操控好火焰魔法?我想知道捷径。”

    “修炼无捷径可言,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是最好的方法。”

    梁凯荣赞同,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唯有刻苦方得出路。不过,我可以教你一些方法让你更好地掌握如何使用元素魔法,前提是你能发动。

    “身为元素魔法师,要想使用强大魔法,与自然的连接十分重要。两者间的联系程度,我们称之为灵魂契合度,和我们与魂具的契合度几乎是一个道理。凡实力强悍的魔法师,他们与自然的契合度一定不会低。

    “如何提高契合度?这个并不困难。因为我们本就受自然恩惠,当然受到自然眷顾,可以说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心系自然,时常感受自然,因她的快乐而欢心,因她的忧伤而悲哀,久而久之,我们与自然的契合度会越来越高——这是羁绊,无形无影。”

    我听见几位同学悄声说“又要来了”。

    “所以,”梁凯荣张开双臂对同学们说,“让我们全身心投入大自然,去体会她的喜怒哀乐,为她解忧消愁,为她祝福祈祷。”

    “守护者,你确定这样做能加深我们和自然间的契合度?”有位同学泼梁凯荣冷水。

    “而且这是在班级乐园,又不是大自然里。”有位同学白梁凯荣一眼。

    闭目的梁凯荣面带微笑,似乎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余晶晶,这么做有效果吗?”

    “信则有,不信则无。”余晶晶转向我说道,“大部分人尝试都没效果。”

    “那你们怎么提升魂具契合度的?”

    “魂具契合度和自然契合度又不一样。魂具是实实在在的,自我们灵魂中产生,由魔镜大人交予我们。自然这么大,怎么可能帮魔法师一个一个提高魔法强度?”

    亚历克斯说完,亚当接话:“守护者所言其实是我们的美好愿望。歌颂自然者常有,但因此得到自然额外恩赐者少有。无论怎么恳求自然,她也不会多给我们什么,毕竟她已经给予我们异于常人的强大力量,魔法。”

    “知足常乐,感激自然是必须的。或许,先人敬畏自然是想以此获得坚定信念,强化精神力。”余晶晶学梁凯荣的样子说道,“如何提升实力,见效的方法果然还是修炼身心、磨练技术。但是,尽管成功的事例极少,倾听自然、感受自然可能真的能获得额外的惊喜也说不定。”

    不知是无事可做还是跟风于阶级五的魔法师余晶晶,同学们纷纷闭目,米湖旁一片宁静。

    萧辉对我微笑后闭上眼睛,我成了班级唯一一个睁眼的人。环顾四周,很多人面无表情,大概是与自然联络失败。果然如亚当所说,以这种方法掌握元素魔法纯粹是种美好心愿,像梁哥那样的人只是自得其乐。

    我悄悄移到大家后面对准前方的梁凯荣张开双臂,这样能让我有和他相拥的错觉,或者说妄想。不管了,能和明星拥抱是所有粉丝的心愿。虽然我算不上粉丝,但我喜欢梁凯荣是不可辩驳的事实。

    张开双臂,闭目,静心,聆听。风声,水声,树叶声,生命之声。人们所说的融入自然也就这么回事。虽然人类称大自然为母亲,但自然不会说话,也没有生命,只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即便森罗万象皆作自然,人类也无法和他们全部交流。融入自然,是人类的一厢情愿,毕竟人类并不知道大自然的想法。

    我想了解的是如何发动火焰魔法而不是幽炎的事。我知晓,幽炎自我灵魂中诞生,可能和魂具有相同的性质,只不过非实物罢了。初次使用幽炎是在行尸病栋中,它会是自然给我的馈赠吗?若是如此,他不就是自然?但他是男的,又不是“母亲”。说到底我连他是不是旅人都还不清楚……

    好烦。问题太多,脑子要成浆糊。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把它当问题——忘记问题。掩耳盗铃,笨蛋有笨蛋的快乐。

    抛却杂念,身心会宽松很多。不拘泥于一处,视界便开阔了。

    森罗万象一瞬不变,灵魂烈焰熊熊燃烧,自然元素融会贯通,三者定有联系,亦是不同之存在。

    幽炎是自然元素,因为我是自然的一部分。我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能使用自然元素。

    金属,植木,净水,火焰,土地,清风,震雷,寒冰,圣光,暗黑,魔法世界十大元素魔法。一旦融会贯通,能够操控的不只是一种魔法。

    使用魔法如同呼吸。神之技和魂之力的发动,如同呼吸。一切皆是顺其自然。

    自然会告知我时机,而现在,时机未到。

    奇怪,这是我的思考结果,还是……

    “嗯?”

    睁眼,只见幽蓝色的火焰围绕我身——震惊,兴奋,恐惧,我立刻熄灭幽炎。

    “为什么?”我发动幽炎了?

    “为什么?”幽炎能够离我身?

    “为什么?”究竟怎么回事?

    “不会是,失控吧?”完蛋了,我难道暴走了!

    抬头望向同学们,大家依然闭目,仿佛无事发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