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张诚小时候的生活-《大山的精灵》
第(3/3)页
农村孩子,告诉对错之后就要记得,犯错了就要挨打,没有什么批评教育一说,在那个鸡飞狗跳、人烦猫厌的年纪,再多的口头教育也比不上一顿胖揍。
什么事情是不应该做的,说了记不住,几顿胖揍下来就什么都记住了。
而且乡下有传统,说是孩子揍多了长大以后身体好,皮实。
他们打孩子是有技巧的,专选肉多打不坏、打的疼的地方下手,而且是一边装出一副凶狠的样子,一边大声喝呼着,弄出一副不惊动邻里誓不罢休的架势来打的。
在这样的连环“计策”之下,先是几竹条下来当开胃菜镇住心神。
然后摆出一副今天我非打死你的虚假表象,用恐吓来进一步的加深熊孩子对处罚的印象,让他们对错误有更加的深刻认识。
接着严厉的语言还有高八度的嗓门在吸引来街坊邻里之后可以,可以召开一个批评教育会议,在教训一个反面典型的同时也能震慑附近所有的熊孩子,让他们掂量一下,如果自己想犯浑是不是也能够承受如此这般的“打击”。
等乡亲邻居们都到齐了之后,教训熊孩子的正餐就开始了。
继续选好位置来上几下皮肉打击,然后开始述说这皮孩子到底是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错,然后就又扬起竹条作势要继续打下去。
这时候,作为观众,还有道歉对象的乡亲们就需要出场了,他们会带着笑意,乐呵呵的上前,一边说着小孩子偶尔犯些错误没啥大碍的、只要下次改了就行,一边用隐含着调笑的目光偷偷的瞅几下熊孩子,让他们赶紧认错,要不然可又要挨揍了。
连番套路之下,心思简单的熊孩子们哪里受得住这一些,肯定是连滚带爬的赶忙认错,然后再小伙伴们的哄笑中狼狈逃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