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来也 第69章:仙风道骨-《汉灵昭烈》
            
            
            
                
    第(3/3)页
    其实,就在丁路二人从杭州出发时,唐恪就已经被罢了相位。
    唐恪罢相,也算是当今官家赵檀做出的为数不多的英明决定。
    可惜,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这位右相大人为了向金人表达议和的诚意,已经下令让各路勤王人马散去。
    原本已经赶来的几十万大军就此折返,把汴京城留给了虎视耽耽的金兵。
    等到金军兵临城下时,唐大人悔之晚矣。
    其实,在当今朝堂之上,像唐恪这般天真而又迂腐的议和派不少。
    他们以为,金兵来犯,无非就是为抢钱、抢粮、抢地,只要满足了他们的胃口,自然会退兵。
    他们却忘了,人欲尚且贪得无厌,何况豺狼虎豹。
    他们以为可效仿当年的“澶渊之盟”,通过议和换取百年和平。殊不知,若无寇相力谏真宗御驾亲征,并在澶州城下痛击辽军,射杀辽军统帅萧达凛,何来议和资本。
    这群以士大夫治天下为己任,自认为饱读圣贤书,精于权谋,善度人心的文人,把割地求和当成他们忠君恤民的唯一手段。
    他们却似乎始终没有明白一个道理:以战谋和则和存,以弱谋和则和废。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永远不要期望在谈判桌上得到。
    自古蛮夷之辈,畏威而不怀德,不惩而仁,以弱示强,无异于与虎谋皮,以身饲虎。
    如此简单的道理,不仅先人圣主皆有深悟,就连平民百姓都明白。
    所以,当这位唐恪大人以右相身份陪同官家巡视城防时,被百姓拦下,若不是他骑马逃脱,怕是要被群殴至死。
    眼见自己钦点的右相犯下众怒,赵官家也顺水推舟,罢免了唐恪。
    然而,此举已经不是亡羊补牢了。因为,在十余万金军的重围之下,羊圈已经没有修补的机会了。
    唐恪虽然失去了相位,但还是接见了袁淳风和丁路。
    虽然,李梦权在信中写了一堆阿谀奉承的废话,但有一点还是有用的。他在信中道:袁淳风得道多年,已是仙风道骨,可驭风而行,隔空摘物,法力高强......
    当然,这些都是丁路让他写的。丁路也没瞎说,袁淳风如今四枚灵环加身,所具武功在常人眼中已是神一般的存在。
    唐恪虽然已遭罢免,但其实一直还是心忧社稷,想着为官家分忧解难。
    如今,金国大军已然兵临城下,不想打也得打了。如果有奇人异士能助一臂之力,那当然求之不得。
    而且,新任的右相何粟,其麾下就有支“奇兵”,据说面对招募的都是善使法术的奇人,正好适合这位袁掌门。
    不过,光说没用,唐恪自然要先见识一下袁淳风的本事,才会相信信中所言。
    丁路当然早有准备,他对袁淳风暗使了一个眼色。
    “那草民就献丑了。”袁淳风拱手施礼。
    话音刚落,只见袁淳风腾身而起,跃出堂外。接着又纵身一跃,飞上了院中的一株足有三丈高桂花树。
    等到袁淳风又飞身而下,返回堂内时,他手中已经多了一只麻雀。只见他掌托麻雀,沉腕旋肘,这只麻雀几欲振翅,却始终飞不起来......
    “大师果然乃神人也。”唐恪不由得喜出望外,“有如此高人,我大宋之危可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