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韩从文伸手接过两张宝钞,只看了一眼,就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童孔迅速缩小,一脸的震惊。 “这两张宝钞从何而来?!” 韩从文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沉声问道。 “回大人的话,这一张乃是下官前段日子在总行用银子兑换的宝钞,而这一张则是从刘继海那里收回来的宝钞!” 孙管事深知此事的严重,来的路上已经想好了措辞,很快就给予了回答。 韩从文眉头微微皱起,问道:“刘继海是谁?” 孙管事回答道:“是京城的一名粮商,专为靖北侯办事,据下官所知,这些宝钞是他从某个商贾那里收来的,加在一起一共十九万两,这一张就是那十九万张一两银票中的一张。” 韩从文听见这话,眉头皱的更紧,站起身在屋子里踱步起来。 片刻后。 他看向孙管事,问道:“这些编号重复的宝钞,还有多少?” 孙管事犹豫了一下,回答道:“目前就只发现这一张,下官已经让人将这十九万张宝钞的编号,全部记录在册。” 说到这,他再也克制不住内心的好奇,开口问道:“大人,会不会是工坊的人出了纰漏,编号的时候出了错?” 韩从文看了他一眼,道:“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作为大吴银行的行长,韩从文也算是朝堂诸公之一,正四品。 印制宝钞的流程,他也是清楚的。 大吴宝钞的印制,最后一步就是盖上编号。 而这编号乃是活版的数字,组合在一起。 说不准是哪个伙计,盖上编号的时候,一时走神,忘记调整活版的数字,这才印出来完全一样的宝钞。 但是。 韩从文心里清楚,这件事情牵扯甚大,不能以如此简单的推测做出定论。 若是编号相同的宝钞只有这两张,那还好说。 要是数量很多,那就不是工坊伙计出错就能解释! 只要是再发现异常的宝钞。 他就不得不考虑一种可能,那就是有人在伪造宝钞! 而且伪造出来的宝钞,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别说是普通的伙计,就是行里的管事,还有他这个行长,也压根分辨不出真假! 若事实真是如此,那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将会超过任何一个人的想象! 一念至此。 韩从文不再犹豫,吩咐道:“一旦发现类似的事,立刻向本官禀告!” “是,大人!” 孙管事忙不迭的答应。 韩从文沉默了几秒,沉声问道:“除了这两张宝钞,这几日,行里可还有其他的异常?” 孙管事听见这话,陷入了思索,片刻后,轻轻的摇了摇头,回答道:“回大人,并无异常。” 韩从文看了他一眼,将桉台上的公文,递给了他,道:“仔细看看。” “是,大人!” 孙管事伸手接过公文,自上而下仔细的浏览了起来。 片刻后。 他终于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 这份公文记录的乃是大吴银行每一日的流水。 从七天前开始,大吴银行兑换金银的比例,和兑换宝钞的比例,相较于之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以往,在大吴银行兑换金银,和兑换宝钞的数量,虽然达不到平衡,但相差也不会太多。 但是,从七天前开始,每日兑换金银的数量骤然增加,而兑换宝钞的数量,仍旧没有变化。 换句话说。 大吴银行的库里,金银的数量在不断的减少。 很显然,这并不寻常! 尤其是结合他发现的两张编号完全相同的宝钞,这件事情就更不同寻常了! “你可有什么想法?” 韩从文看向孙管事,语气沉重的问道。 孙管事是大吴银行里办事最得力的几名管事之一,深受韩从文的信任。 他所说的话,在韩从文的心里也有一定的分量。 此刻。 孙管事很想说:“可能只是巧合。” 但是,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一天两天可能是巧合,连续七天出现这样的情况! 绝无巧合的可能。 “呼——” 孙管事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沉声道:“下官以为,出现这种变故,极有可能是因为市面上混入了伪造的宝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