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备考-《长嫂难为》
第(2/3)页
赵立夏他们的悄然离开在赵家村儿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因为三妞儿马上就要成亲了!就要嫁到城里的人家去了!还是当主母的!这可比赵立夏他们更风光千百倍啊!
其实这也是杨婶儿和杨叔商量之后的主意,他们原本想等到二月再把三妞儿嫁出去的,可看到赵立夏他们被村里人这么盯着,又得知他们要备考童生试,当即就表示会尽所能的去帮助他们,而他们能做的,就是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让他们不再去关注赵家,所以三妞儿就要提前当新娘子了。也幸亏那捕快大哥是个实诚人,还是拿白城山当兄长一般敬重的,听了白城山的话,当下高兴都来不及,哪里还会介意好日子被打乱的事儿。
白城山带着赵立夏他们回城的第二天就陪着捕快带上了厚重的聘礼,浩浩荡荡去了赵家村儿的杨家,顿时轰动了整个赵家村儿。之前赵立夏给方怡的聘礼虽然重,但是知道的人就那么几个,并没有传出去,在外人眼里,就只有帮方家盖的那一栋青砖瓦房而已,虽然少见,也并非没有先例,可是捕快大哥的聘礼就不一样了,那一个个精致的礼品盒,各个儿都有吉祥寓意,还有那后头牵着的活牲口,更别提那一路随行的捕快们,一个个穿着那捕快的衣服,风光又体面。一路招了不少人围观。
这一场下聘之后,别说是赵家村儿,就是这整个十里八乡的人都在议论着,纷纷感叹三妞儿的好运气!嫁了个捕快不说,人家还这么看重她!议论之后,人们的目光就落到了三妞儿的弟弟虎子身上,这虎子似乎也到了定亲的年纪了!一时间,有姑娘的人家儿里头,有不少心思又热络起来了,可以想见杨婶儿未来的日子会有多忙。
方怡倒是有心去陪着三妞儿,却被城里头的事儿给绊住了,一屋子的人都忙着备考,她这个唯一的长嫂总要准备丰盛的饭菜才行啊!
村里头,王家兄弟和刘三娘也没闲着,地里的活儿有短工们帮忙做着,刘三娘也就没跟着去忙活了,晚上就做些凉皮儿和热干面,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就给城里的方怡送过去,除了这凉皮和热干面,还要送新鲜的青菜。方怡本不想让刘三娘每天这样辛苦,劝了好几回让她不用送东西来,刘三娘却不在意,直说这点儿路好走的很,比起下地干活儿不知道轻松多少倍,方怡只得作罢。
于是,每天上午的时候,人们就发现关门许久的逸仙居又开业了,却只卖凉皮和热干面,还只给打包,想要坐在店里头慢慢吃的,得再等一阵子,有人问起缘由,方怡总是自豪地说,因为自家弟弟正在备考童生试,有些老顾客立刻就想到了方辰,那个孩子可最像是个读书人了,虽然年纪小小的,可斯斯文文,模样又俊俏,偶尔露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跟他一比,另外那个虎头虎脑的可就顽皮得多,怕是耐不住性子坐板凳。
即便是开业,时间也短暂的很,因为中午的时候方怡还赶着回家给他们烧饭呢,自从这次来到城里之后,原本每日两顿的饭被方怡加到了早中晚三顿,美其名曰用脑过度,得好好补补,在这古代,可只有有钱的人家才会一天吃三顿饭,普通人家都是早晚两顿。
最高兴的莫过于柳叔的两个小书童了,往日里得自己过去了才能蹭到的吃食,如今每天都能吃到了,可真是太幸福不过了!整天都冲着方怡嫂子嫂子的叫的可亲热了。
三妞儿是在二月初嫁到城里来的,成亲那天可热闹的紧了,不论是迎亲还是送亲的队伍都很壮观,方怡本是想去的,可杨婶儿却托刘三娘带了话来,让她等三妞儿被接到城里捕快的屋里了,再去陪陪她就成,不用特意往赵家村儿跑了,至于赵立夏他们几个,乖乖在家读书就好,他们不会争这个理儿的!
于是,方怡就带着赵苗苗代表他们整个家一道跟着白婶儿蹲在捕快的屋里头,跟着四周的邻居大婶儿们帮忙收拾屋子烧饭。
听着邻居大婶儿们说话,话里话外都透出替捕快高兴的意思,方怡也就放心了,看来这捕快大哥是当真喜欢三妞儿的,不然也不会跟这些邻居大婶儿们说那么详细。
等到迎亲的队伍快要回来的时候,方怡大老远就听到了鞭炮声,抱着赵苗苗就要挤出去看,却被白婶儿给拉住了,接着就被推到了新房里头,叮嘱道:“外头人多,你在这儿等三妞儿来陪陪她就成。”
方怡无语:“白婶儿,我都是大人了,就算人多我也不会丢的呀,这么热闹的事儿你也让我看看嘛!”
白婶儿忍不住点了她额头一下:“你这傻丫头,等会儿来的都是些没成亲的大小伙子,你一个新媳妇儿跟着凑什么热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