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楚州惊变-《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赵匡胤召集众将,凌厉目光环视众人。

    钱弘俶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权衡利弊,南唐和吴越之间世代结仇,根本不可能抛弃旧怨勠力同心。

    胡广岳和米信等人浑身一凛,大声领命。

    韩重赟哪里还敢多话,灰溜溜离开正堂。

    但也是受佛门影响,富庶的吴越朝廷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用来兴建庙宇,供养僧人。

    等众人散去,赵匡胤转身对赵弘殷抱拳道:“就请父亲统领余下兵马坐镇滁州。”

    朱秀咬牙切齿:“韩重赟!又是这厮!若老史有个三长两短,我必杀他祭旗!”

    不少吴越官员主动向朱秀举杯遥敬,朱秀来者不拒,微笑面对,一连干了十几杯酒,面不改色,钱弘俶都笑着夸赞他酒量深不可测。

    “见过郡主。”朱秀起身揖礼。

    钱弘俶话音停顿,没有继续往下说。

    钱玉姝扑闪明眸,似乎有些迷惑父王为何会让她主动敬酒。

    等史节帅的求援书送到天长,才知道唐军两面夹击,在楚州白马湖大败我军,史节帅背水一战,被围困在湖畔芦苇地,田重进率军突围,逃到都梁山被泗州守军所救.”

    他也不愿破坏钱氏多年来积攒的仁德美名,让治下百姓遭受战火。

    “令韩令坤坐镇扬州,我亲自率军前往楚州救援!再调泗州兵马火速赶往白马湖,再命滁州赵匡胤分兵前往救援!”

    钱玉姝脸颊红润,连雪白颈项也染上红霜,如水眼波落在朱秀身上,似乎不舍得挪开。

    朱秀面挂微笑,神态平和,钱弘俶不时瞟眼扫过,从他脸上根本看不出多余的情绪。

    六合、天长驻军早早发现这只唐军动向,误以为是我军兵马调动,竟然没有派人仔细打探。

    ~~~

    回江北的战船上,朱秀脸色铁青。

    一张殷红檀口能轻易说出一连串诗词名,还能背诵出其中名句,看样子这位嘉陵郡主说的可不是场面话,私底下的确拜读过朱秀的诗词文赋。

    算年纪,钱弘俶今年还不到三十岁,继承王位刚好十年。

    钱玉姝粉脸红扑扑,举着酒杯浅笑道:“朱郡公才名动天下,昔日旧作《雪赋》、《送友人》、《鹧鸪天》等传世名作,小女都曾一一拜读,最喜欢的便是那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韩重赟浑身发毛,知道赵匡胤这次是真的火了,低着头不敢再吭声。

    “调集兵马,我亲自统兵前往楚州救援!”赵匡胤厉喝道。

    如今,这两者都深陷楚州泥潭。

    “多谢国主犒劳!国主慷慨,在下一定禀明天子!”朱秀行礼,又对一众吴越官员将领拱手致意,招呼米信史向文等人匆匆离开。

    失去淮南屏障,南唐就会进入慢性死亡阶段,存亡时间取决于周军何时渡江。

    在江淮称雄一时的南唐,碰上真正强悍的北朝兵马,软弱的如同一群轻纱蔽体的美娇娘,只能任由采撷。

    他的心情极度复杂,一方面,钱氏历代相传尊奉中原正朔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他,另一方面,他也不免担心,日后吴越如果真的归入中原朝廷治下,钱氏又该如何自处?

    联合南唐共抗大周?

    今日得见真人,也算圆了一桩心事,在此敬朱郡公薄酒一杯!”

    南唐、蜀国、南汉、荆南还有我们吴越,最终都将归入中原王朝治下。”

    钱弘俶轻轻抚摸她的发髻,笑道:“那倒也不一定,周天子有圣君之相,对百姓也是一位仁慈之主,只要咱们保持恭顺,还能勉强存续一段时间。等到大势不可违之时”

    辂车上,钱玉姝乖巧地为爹爹按捏肩背,轻声问:“父王,我见周军将士和吴越子弟无二,为何他们能打得唐军节节败退?之前还传说,北朝人一个个青面獠牙,凶神恶煞,原来都是假的。”

    钱玉姝抿嘴浅笑,只觉得朱秀这话说的有意思。

    钱弘俶把一切都看在眼里,捻须含笑,双目深处有些许高深莫测。

    等朱秀一行离开,钱弘俶自然也没了酒宴心思,命臣子自行饮宴玩乐,他则带着钱玉姝下船登岸,准备乘坐辂车返回苏州。

    钱玉姝笑吟吟地道:“都说吴越富庶,咱们吴中子弟也不必北朝差,父王也效仿周天子整训兵马,将来就不用怕唐军来欺负咱们。”

    钱弘俶点点头,“既如此,孤也就不强留,就让江阴舰船指挥使罗延帅送朱郡公一程!孤为王师准备了粮草十万石,牛羊五百头,军帐一千顶,一并派人送至江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