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秦王政年十九岁。 距离大秦吞韩魏二国,已过去了一年半。 在韩魏两国推行秦律、军功爵制。 再无韩、魏之说,一律皆是大秦百姓。 对外方面。 大秦打退了赵、楚试探性进攻。 整合了韩魏。 对内。 张发、张财麾下军工厂效率拉满,为大秦制作更多的先进装备。 墨家的震天雷研发成功。 新征召的二百万大秦戍卫军,已完成了训练。 并补充进了白起、王翦、蒙恬、李信麾下。 大秦第一军团,有百万老秦士卒。 且是拥有步兵、步弩兵、轻重骑、空天军混合编制的精锐大军。 大秦第二军团,主帅是王翦。 编制同样百万老秦士卒。 与第一军团相比,多出了一支超重型突破军。 蒙恬、李信第三、第四军团分别扩军至八十万大军。 亦是混合编制的精锐师。 如今,大秦精锐大军,从第一至第四,共计四支,合计兵力到达三百六十万。 大秦在商鞅的主持下,推行郡县制。 郡县归中央秦王直接统御。 大秦现在有五郡三十三县。(洪荒版,一郡县辽阔万里) 每一郡,皆设立了屯田兵制。 农时农耕,闲时训练。 一郡常备一百万屯田兵。 一县,常备十万屯田兵。 如此一来,五郡,便是五百万屯田兵。 三十三县,便是三百三十万屯田兵。 合计八百三十三万屯田兵。 这些皆是大秦的后备兵源,只要稍加训练,便可成为优秀的大秦士卒。 洪荒,人族九州。 人族数量何止万亿? 大秦虽执行了战神经济,但并未调整服役人口。 黑冰一脉,打仗从来追求都不是人海战术,而是闪电战、优势装备以及决战计划。 再观楚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治理下人口众多。 仅是部分动员,便顷刻间拉出了千万大军。 赵国常备兵力也远超秦国。 燕国、齐国亦是如此。 秋收过后。 秋风略微萧瑟。 大秦,咸阳宫,正对着。 由墨家设计,算数家支持,匠家主造。 矗立起了一根天柱。 天柱上,写着为大秦捐躯的将士。 “大秦不会忘了诸位将士!” “大秦不灭,为大秦捐躯的将士,便永享香火供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