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革命浪潮-《神圣罗马帝国》
            
            
            
                
    第(1/3)页
    随着一艘艘船舶离开,普鲁士王国数百年集赞下来的底蕴,在悄然无息中被弗朗茨掏空。
    不对,这应该和普鲁士没什么关系了。现在这里已经是俄国人的地盘儿,俄奥之间亲密合作,完全是各取所需。
    沙皇政府排除了隐患,稳定了地方局势;奥地利增加了主体民族人口,双方都是赢家。
    受此影响俄奥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作为俄奥友谊的见证,前不久两国政府还达成了贷款延期两年支付协议。
    纯友谊性质,没有任何政治附加条件。自从协议达成后,两国在波罗的海一带的贸易就繁荣了起来。
    受此俄奥贸易繁荣的影响,奥地利从事国际航运业务公司率先走出了经济危机,每天都有大量船舶穿梭于波罗的海和奥属殖民地之间。
    紧随其后的是农产品、日用品企业,移民带动了消费额上涨,把这些企业从破产的边缘拉了回来。
    代价就是奥地利国家银行,陆续向移民发放了数千万神盾的安居贷款,人为的制造了消费市场。
    ……
    里昂的一声枪响,打破了欧洲大陆的宁静。自1848年大革命后,欧洲的革命浪潮再一次被点燃。
    法兰西自然是重灾区,从巴黎到罗马无处不充斥着革命的传单、标语,就和后世电线杆上的小广告差不多。
    “灭火”成为了法国政府最重要的工作,警察、军队都没时间休假了,大家都忙个不停。
    受革命浪潮影响,欧洲各国的革命团体都纷纷响应。
    1882年2月11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爆发起义;
    1882年2月13日,比利时最大的港口和重工业城市安特卫普,爆发了码头工人起义;
    1882年2月13日,卢森堡爆发了煤矿工人起义;
    1882年2月21日,瑞士爆发了农民起义;
    1882年3月1日,伦敦爆发了纺织工人起义;
    1882年3月7日,爱尔兰地区爆发了独立运动;
    1882年3月12日,葡萄牙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1882年3月17日,波兰地区爆发了反俄起义;
    ……
    在过去的不到两个月时间里,欧洲大陆就爆发了大大小小上百起革命,超过一半的工业城市都发生了罢工运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