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名利场的底层逻辑-《大清话事人》
            
            
            
                
    第(1/3)页
    苏州府城东20里,皇宫御用码头。
    前来迎接御驾的人群当中,有各级官吏数十人、民间有力人士数百人。
    鞭炮、鼓乐、笑脸~
    巨大的噪音结束后,李郁才缓步走出船舱,频频挥手。
    ……
    这种场合,规矩最重要。
    首先,
    能够站在这里成为欢迎团的一员,本身就是一种荣耀。
    大家不能急,不能燥。
    微笑望着陛下走下甲板,
    然后,
    什么人只能站在原地鼓掌,什么人能够上前迎接,什么人可以和陛下说一两句话~
    都是提前定好的。
    如果乱了规矩,
    会被别人当作是没见过大世面的土包子。
    下次,
    就不带你玩了。
    ……
    李郁对着人群频频微笑颔首,从中挑拣重要人士寒暄一二。
    今日不同往日。
    仅是停住脚步,盯着人群当中某个肥头大耳的巨商,说一句:
    “寡人记得你。”
    5个字!
    就能让当事人激动的不能自已,时常回味,每逢酒桌必定绘声绘色的讲一遍。
    同桌酒徒哪怕烂熟至能诵,也得配合着演戏。
    惊诧、羡慕、赞叹,
    与有荣焉~
    ……
    吴皇宫,按照功能大致分为个12区域。
    分别是:
    广场区、朝堂议事区、国祭大典区、帝王生活区、中枢办公区、后妃生活区、儿童居住区、园林区、运动区、庖厨储藏区、娱乐区、禁卫营区~
    另外,在东北角还有个神秘区。
    所以,
    吴皇宫实际上是13区。
    ……
    进入正门,就是广场区。
    广场两侧是国祭大典区。
    继续向前走,就是朝堂议事区,两侧是中枢办公区。
    普通臣子就到此为止了。
    因为再向里面走就是皇族区域,闲人免进。
    ……
    吴皇宫的建筑摒弃了传统建筑以木材为主的设计。
    通体采用钢筋、水泥、红砖。
    建筑层高惊人、内部空间开阔、采光通风都很好。
    明清2代,木制的宫殿着火事件数不胜数。
    吴皇宫则无火灾风险。
    除此之外,
    还废除了太监制度!改用女官和宫女。
    宫女全部来自民间,合同为期5年,按月发放薪水,原则上只招募身家清白身体健康的13到16岁江南籍未婚女子。
    女官无固定要求,帝后满意即可。
    光这点改变,就让闲人们津津乐道了几个月。
    ……
    沙场凯旋归来,少不得接风洗尘。
    欢迎团,
    留在宫中吃顿便饭。
    说是便饭,规格确实一般。
    一桌8个菜,没有熊掌、鹿尾、海参、鸡舌、鸭蹼~
    鸡鸭鱼肉,普通荤腥罢了。
    不过,
    在座的都懂,吃什么无所谓,关键是在哪儿吃!
    花钱就能进的地方,一律算不得真高级。
    所以,
    这便饭就是世上最高级的饭菜。
    众人互相寒暄,结交人脉。
    没人动筷子夹菜,因为真佛没到。
    ……
    直到1名女官走到厅内,清脆的喊道:
    “陛下到~”
    众人连忙噤声、起立。
    部分人离开座位,到门口迎接。
    部分人离开座位,靠墙肃立。
    还有部分人只负责微笑鼓掌。
    这里面,
    都是学问。
    读懂了这个,就懂了名利场的底层逻辑。
    ……
    真佛一现,和蔼可亲。
    陛下微笑着说了些勉励的话,喝了一杯酒。
    然后,
    就离开了。
    全体起立,热烈欢送。
    部分人可以送出门外,大部分人只能站在原地以目光欢送。
    直到陛下消失在门外~
    李郁就没打算彻底改变应酬文化,因为不可能,也没必要。
    ……
    酒场如战场~
    5位大臣接过了指挥权,各自坐镇一方和主桌宾客谈笑风生,抽空兼顾周围多桌,遥祝一杯。
    只有陆军大臣林淮生没参加,
    首先他是天生冷脸,不爱应酬,然后他恰好生病了。
    范、杜、胡、谭、贾,5位大臣好比那真佛座下灵童。
    在凡人界,灵童的道行也是很深的。
    闲话一句,
    不敢说让你佛前承恩,
    至少能让你人间富贵。
    ……
    总之,
    小酒盅一杯接一杯,觥筹交错。
    今日桌上酒菜,是由府城的得月楼、松鹤楼提供。
    吴皇宫主打一个凡事算成本,讲效率。
    能够承接皇宫的单,
    两家酒楼自然是使出了浑身力气,掌柜的亲自坐镇每1个环节,以最高标准、最好食材,认真筹备每一道菜。
    今天这顿酒菜,吴皇宫只是象征性的付了几锭银子,掌柜的就美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