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 江北的那颗棋子,启动了!-《大清话事人》
            
            
            
                
    第(2/3)页
    胡之晃被秘密召至安庆,吓的他一度以为自己暴露了。
    后来才发现虚惊一场。
    安庆城守尉,富察.明亮召自己前去,一则是示好,提前告诉自己升官的喜讯。
    二来是交给自己一个秘密任务,募兵配合他渡江!
    ……
    胡之晃当时就拍着月匈膛保证,守口如瓶。
    朝廷指向哪儿,他就打哪儿。
    自己从一名普通绿营兵,混到如今一方总兵。这都是托皇上的洪福。身为武人,冲锋陷阵乃是分内之事。
    虽然奇袭江北风险很大,可是收益更大。
    明亮对他的态度很满意,甚至透露了这其实是抚远大将军阿桂的谋划。
    一旦时机成熟,胡之晃将和自己一起渡江!
    离开时,
    还给他拨了白银2万两,火绳枪500杆,抬枪100架。一水的新枪,上面赫然刻着,景山造办处督制!
    回到江浦后,胡之晃就开始着手应变。
    一,扩军,照着兵额4000扩,另募兵1000青壮编入辎重。
    二,传出情报!
    这个情报起了坐镇扬州的刘千的极大注意。
    兹事体大,这才有了上面的一幕。
    ……
    “老刘,整两口?”
    刘千皱眉,接过一块烧饼啃咬,对其他两样敬而远之。
    胡之晃则是端起碗,呼哧一大口胡辣汤,浑身畅快。
    然后低声说道:
    “我的营中有一队安庆来的八旗兵。”
    “督战?”
    “算是吧。我行得正坐得端,啥也不怕。他们在营里随便打听,我不惧。”
    胡之晃得意洋洋,
    因为除了2名李郁安插的军官,整个军营再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就连岳父一家也不知。
    他隐藏的很深!
    “说说你对清廷渡江计划的了解?”
    “中。”
    胡之晃低声耳语,将所知道的一切和盘托出。
    刘千听的后背发冷。
    因为,情报署事先居然一点都不知情。
    阿桂这个老奸巨猾的统帅把计划隐藏的很深,仅限于极少数人知情。
    ……
    “如此推算,海兰察可能也知情?”
    “这厮肯定知道。江北大营那么多的兵,阿桂不可能不用。他们都吃了1年的闲饭了。”
    屋内陷入了死寂。
    只有豆粒大的灯光在摇曳,还有胡之晃呼哧呼哧进食的动静。
    “何日出兵?”
    “不知!”
    不过,胡之晃提醒了一个关键问题:
    “找船!”
    刘千如梦初醒,立马告辞离开江浦。
    胡之晃不紧不慢的吃完早餐,先去营中观看士卒训练,然后骑马去江浦县西边的汤泉镇泡温泉。
    虽没有一江之隔的汤山温泉出名,也颇具野趣。
    风景秀丽的野山,天然朴实的温泉,再找2个山野村妇陪伴,木托盘里有酒,有小菜,有白毛巾。
    50丈外,还有忠心耿耿的亲兵值守。
    老胡玩的不亦乐乎。
    主要是孤身在敌营潜伏,压力很大,需要及时的解压。
    ……
    潇洒完毕,他换了一身棉布袍子,给2名脂粉气颇重的俊俏“村妇”胡乱赏了几十两。
    晃悠悠地离开温泉。
    “大人,本镇这个月的饷银刚到。您看该发多少?”
    老胡眼睛一瞪:
    “有多少就发多少,老子是喝兵血的人吗?”
    亲卫恭维道:
    “江浦镇的弟兄们都说,大清开国一百多年,从未有过像大人这般爱兵如子的总兵。”
    岳父家有的是银子~
    老胡想得开,怕老丈人只会挣钱,不会花钱。以后万一人没了,钱还在,就太悲哀了。
    他每个月至少从府里拿500两银子随便花花。
    董府上下,谁敢说个不字?
    都竖起大拇指,夸赞姑爷真性情。
    ……
    巡视完汤泉营,亲自监督发放了足额饷银后。胡之晃在忠心亲卫的簇拥下,纵马狂奔回城。
    刚到董府大门口,
    管家就迎了上来,低声说道:
    “姑爷,大小姐独自回来了。”
    “啊?我那大姨子回娘家省亲了?一家人团聚,咋不早说。嘿嘿,我泰山呢?”
    “大官人到县衙吃酒,还未归府。”
    “好,好。”
    管家忍住笑,跟在后面替姑爷把马褂上的尘土拍干净,把褶皱抹平。
    胡之晃突然伸手,接过亲兵手里的红缨帽戴在脑门上。
    步伐矫健,直趋内宅。
    窗口,一道靓丽的背影背对着自己,正在修剪盆景。
    老胡纳闷,夫人何时喜欢摆弄花草了?
    他两步走到后面,伸手搂住。
    “哎呀~”
    一声尖叫,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