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三连击剧本,无痛江南-《大清话事人》
            
            
            
                
    第(2/3)页
    共同组成了一个研究院!
    这成为了后来的帝国科学院的雏形。
    ……
    当晚,早已待命的武装民兵分成了20余队。
    分别在军官的带领下,手持各城池主官的亲笔信,前去接管城门。
    松江府城,是重点之一。
    赵二虎亲自带队,一行100余人打着旗帜,身穿清兵号服于次日清晨开到了城门口。
    凭知府的亲笔信函,强硬的接管了城门防务。
    实际上并非没人怀疑,可大清朝特色,官场之上多管闲事出头者必倒霉。,明哲保身之风盛行。
    所以,赵二虎一行才能兵不血刃的占据了2处主要城门。
    紧接着,5里外待命的一个民兵大队立即出动,控制了松江城。
    短暂的混乱,遇到了极少数的抵抗。
    早有准备的民兵击溃了城中的抵抗势力,斩首示众。
    随后,昭告全城。
    清失其鹿,李郁取之。
    江南之外,已经是烽烟四起,白莲教攻城略地,每到一处就屠城!
    尤其是读书人,官绅商贾,全部会被杀光。
    李郁,挺身而出组建江南保境安民团练是为了保住江南,免受战火袭扰。
    全松江城的说书人,都被召集了起来。
    赵二虎和颜悦色的给他们每人发了10两银子,塞给他们剧本。
    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精平梅之类的先暂停。
    换新剧本!
    乃是战略宣传署署长,贾笑真亲自编纂的。
    分别是《内忧外患的大清朝》,《江南可以说不》,《屠城恶魔》。
    不愿意讲的说书人,立即逮捕,军前充为苦役。
    ……
    《内忧外患的大清朝》,讲的是国内形势。
    贾笑真充分领会了主公的英明指示,全程瞎编。
    湖广沦陷,两广沦陷,中原起义,5子夺嫡,上三旗火并下五旗。
    听众们瞠目结舌,原来外面这么乱?
    到处都在打仗,唯独咱江南还算一片净土?
    在这个车马很慢,百姓一辈子不出门百里的时代,信息是被高度隔绝的。
    只要统一口径,就不必担心被戳破。
    一开始或许半信半疑,听多了就全信了。
    极少数官绅、商贾阶层,见多识广不好忽悠。
    没关系,李家军的刺刀雪亮。
    揣着明白装糊涂,不会动你。
    若是管不住嘴,就别怪刺刀不认人!
    ……
    《江南可以说不》,主打宣扬地方主义(狭隘的,批判的)。
    用通俗易懂的话,告诉听众。
    大清朝,每收4两银子,其中就有1两是江南百姓交的。
    大清朝,每吃4粒米,其中就有1粒米是江南百姓种出来的。
    这些财税数据,九成九的人平日里是不可能接触到的。
    所以,对于听众的冲击力非常强!
    不公平,不公平!
    朝廷太欺负咱江南了,这是把江南往死里逼啊。
    说书人再引导一下,
    咱江南人,以前不敢说不,是因为朝廷和官府管着,刀逼着。
    现在有了李大帅的80万本地团练,腰杆子就硬了,可以向朝廷大声的说不。
    白花花的大米,白花花的银子。
    咱留手里不香吗?
    为何要千里迢迢送去通州,喂八旗那帮王八蛋?
    好评如潮,成功击中人性。
    ……
    《屠城恶魔》,是三个剧本中最写实的一本。
    讲清军入关,在江南屠城的事。
    还有白莲教在湖广,拿下城池实行的是彻底肃清。
    清军入关,是不分贫富全杀光。
    白莲起事,是专杀官绅商贾。
    听众冷汗连连,甚至夜不能寐。
    那些暴行,张献忠来了都觉得太极端。
    ……
    三连击剧本,不止在松江府,在李家军占据的每一个城池都在讲。
    甚至从西山岛挑选嘴皮子利索的家眷,派到各城池的茶楼饭庄,充当说书人。
    掌柜的必须配合。
    李家军不滥杀无辜,但不是妇人之仁。
    凡是有对抗行为的,不论官民,一体逮捕,全家送去修筑工事。
    苏州、松江两府,虽然绿营主力早已被歼灭,可残余的汛兵、巡检、衙役还是不少的。
    凡是没有立即投降,并且发生了交火行为,被击溃俘虏的,
    本人以及家眷全部打为军前苦役。
    江南立体防线工程浩大,急需大量苦力,一万人不嫌多,一百人不嫌少。
    其内圈,
    大致是从松江府南部(金山县娄县青浦县)——苏州府南部(震泽县吴江县)——太湖——常州府(宜兴县武进县)。
    不是长城那样的连贯防线,而是支离破碎的、犬牙交错的、尽可能依托河流的、多层次、点线面结合的。
    “主公,我就怕纰漏太多。”
    “无妨,你抓紧时间督工,我和淮生会率兵在前线给你争取足够多的时间。有我们在前面顶着,清军暂时威胁不到我们的腹地。”
    “主公,属下有个疑问,不知当不当讲。”
    “但说无妨。”
    “若是我军拿下了江宁府、杭州府后,那内圈防线岂不是就浪费了?”
    范京的担忧,也代表了许多人担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