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糟糕糟糕! 贝恩脸色大变,他看到互联网上对《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评价,他感觉都已经有好多同胞被“蛊惑”。 要赶快写完,对书里面的错误进行纠正,晚一秒就越多人相信,抱着这心思,贝恩都没有启动汽车,车辆更不可能从车库里开出来,放下手机就在驾驶位上,看着蛤蟆先生。 首先蛤蟆先生好的一点是,书里并没夸大心理医生的作用,蛤蟆先生用了十次咨询,才弄清楚了自己的问题。 正是弄清楚了,蛤蟆先生的状态才好转,他决定跟自己和解。 没错,心理医生是没办法消除心结的。好的心理医生是让病人找到心结是什么,并认识到为什么会出现心结,真正在治疗中起到关键因素的是病人自身。 “嗯?” “流程正确。” “引导正确。” “心理疏导正确。” “这本书……全部正确?” 难以相信,一个心理学外行人,能够写如此工整的心理学科普作品。 “这……”贝恩默默上网搜索了顾陆的履历。依照顾虑的知名度,维基百科上早就有他的全部资料。 明明没有心理学的任何资料。 等等! “2013年,顾陆拜访剑桥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沃森教授。”贝恩找到了一条,顾陆和心理学的接触。 沃森教授?难不成顾陆去请教了对方。同行是冤家,贝恩和沃森经常在公共场合争斗,对其经常不务正业进行攻击。 但贝恩对沃森的专业能力还是不怀疑的。 “可恶,这次沃森……赢了。”贝恩半晌才吐出这么一句话。 那么几年前,顾陆第二次来伦敦找沃森干什么呢?因为沃森写了一本《福尔摩斯是反社会型人格》的书。因为引用到了不少福尔摩斯先生的段落,就邀请顾陆过去。一来是想要个授权,二来是送一本书给顾陆。 这下子就误会了啊。 话分两头,大嘤顾陆的新作在狂飙,国内顾陆别说狂飙了,走路都难。 “花花你要听话,放开我的腿。”顾陆准备离开,但花花死死地抱住他的大腿。 认真来说,花花也没怎么用力,只要顾陆稍微用力也能拔出来,可哪舍得啊! “顾专家,花花是喜欢你。”研究员助理小溪后半句没说,因为顾陆每次来,都是陪着花花玩,此外还会给花花喂好吃的。 当然就这临时研究基地,饮食方面的资金是不缺的。主要是为了熊猫健康,很多东西不能多吃。而顾陆就是“例外”。 别看花花短腿,但她很聪明。 “你这,唉!”谁能抵抗得了熊猫撒娇啊?大多数人连猫咪撒娇都抵抗不了。顾陆就暂时放下手上的事,先陪陪国宝。 咕噜大王当前参加童教授的一个课程“伤痕文学发展史”。余华的《活着》是伤痕文学吗?当然不算,只能说在题材上沾一点边。他是先锋派的代表人物。不过若是咕噜大王要收集资料,参加这个可成的准备项目是非常合适的。 顾陆也是参加了项目才知晓,原来伤痕文学这名字是来自作家卢新华的短篇《伤痕》。卢新华当时还是大学生,发布这个短篇一举成名。即便这位作家此后再没有值得一晒的作品,可谈及伤痕文学他的名字都会被提及。 言归正传,顾陆是参加了《伤痕文学发展史》这本书的编撰工作。当然他主要是起到核对工作,因为20世纪七80年代,很多书没有确切的出版时间,而咕噜大王在国内出版行业的人脉,那是相当丰厚。能够为童教授节省非常多时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