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华盛顿白宫,总统办公室。 威尔逊总统正在与秘书讨论《十四点和平纲领》。 威尔逊深知这和平纲领的重要性,它表面看起来只是一份文件、一个倡导和平、为全人类争取利益的号召,但随之而来的战略、战术和手段却关系着美国的未来。 “战场撤下来的破旧武器不要销毁。”威尔逊手指在虚空中点了点:“我们还要在西线大批量收购被淘汰的武器,尤其是轻装备。” 秘书疑惑的问:“可是,那些装备大多不堪大用,总统阁下,就算修好了也很容易出问题。” “放心。”威尔逊面带微笑:“它们不是给我们用的。” 秘书瞬间明白,总统是做好准备支援殖民地用的。 很高明的手段,秘书心下暗赞。 殖民地的人们不会在乎武器的质量,他们只要手里有枪就行。 而这些枪还是英式、法式,到时英国人、法国人只会以为是殖民地从战争中带回来偷藏起来的,不会怀疑到美国头上。 然后再配合“民族自决”以及对外援助的运作,英国人和法国人将会被深陷殖民地的战争中。 (注:对外援助计划即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前身) 而且不只是英法,还有俄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等欧洲各国。 时代要变了。 不久前,殖民地的多少还是各国强大的象征,还能为列强提供海量的人力和财富。 谁又会想到,不久后这些殖民地不仅不能给它们带来财富,还会成为负担,甚至会让它们焦头烂额。 而美国,将坐视欧洲各国深陷战乱之中,趁这机会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一举超越成为超级大国! 这时公共情报委员会负责人克里尔拿着一份文件推开门,神色惊惶的叫了声:“总统阁下,能和您谈谈吗?” (上图为乔治.克里尔,是一名资深记者,深谙引导、控制舆论之道,是威尔逊的亲信) (上图为乔治.克里尔【最右】和他的公共情报委员会,简称CPI,美国宣战后一周成立。它是一个战时宣传机构,通过宣传塑造民意,并在媒体海量发布新闻稿和广告影响舆论) 威尔逊点了点头,给秘书一个眼神示意她暂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