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听说夏尔要进攻纳木尔。纳木尔可不像安特卫普一样,德国人在那有充足的准备。” “那又如何?任何要塞在夏尔面前都不堪一击,夏尔直到现在还未曾一败!” “是的,我认为只要夏尔的确有进攻的意图,收复纳木尔就进入倒计时了!” …… 所有人都没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夏尔的作战意图连一介平民都知道,那么这个作战计划还有可能实施? 接着,事情的发展似乎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很快,民间就有了些疑惑的声音: “纳木尔的地形并不适合夏尔的装甲部队进攻,那几乎就是坦克坟场,不明白夏尔为什么会以它为进攻目标。” “难道夏尔有解决方法?” “不可能,那是由地形决定的,河流、森林,再加上德国人的反坦克壕和铁丝网,装甲部队强攻简直是自寻死路。” “是的,如果夏尔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攻下纳木尔,就可以收复其它任何一个地方,战损还会小得多。” …… 报纸上,许多军事评论员也参与了讨论,并对纳木尔的地形特点做了重点分析。 他们并不知道,这其实是对法兰西做了一次全民科普,让他们明白纳木尔的确不适装甲部队作战,哪怕是夏尔的部队也一样。 所有的条件都具备后,忽然有人抛出一个质疑: “这听起来不合理,它不像是夏尔能制定出的作战计划。” “我听说夏尔甚至没能受邀参加尚蒂伊的会议。” “有没有一种可能,夏尔根本没得选择,他是被迫接受这个作战计划的?” 第(3/3)页